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資訊中心 > 時政要聞
食為人天,農為正本。近年來,我市不斷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推動我市農業高質量發展,努力突顯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西昌擔當。廣袤的安寧河平原上,設施農業、智慧大棚、循環農業、生態觀光農業…一個個新興的現代化農業示范園區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茁壯成長,成為帶動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西昌自然氣候優越,土地肥沃,農業產業優勢明顯。尤其是安寧河平原,作為四川第二大平原,日照充足,雨量適中,是水稻、玉米、水果、蔬菜等農作物的生產基地。作為安寧河平原上出產最豐富的農業大鄉,金秋十月的裕隆鄉處處溢滿豐收的喜悅,道路兩旁都是整齊劃一的大棚,每個寬敞明亮的大棚內,正待采摘的番茄掛滿枝頭,成片的青椒苗長勢旺盛,工人們正忙著打理青椒苗,為春節銷售旺季做準備。
作為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裕通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大棚種植區里到處都能看到現代化高科技設備,小型氣象站,能實時監控大棚區域的氣溫變化,為技術人員調節大棚內的溫度、濕度提供數據參考。除此之外,物聯網自動施肥機、自動化滴灌技術…眾多高科技設備和專業技術的保駕護航,讓園區里種植的農產品質量更好,在市場上備受歡迎。
和裕隆鄉一樣,位于經久鄉的三才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也成為了當地群眾致富的“領頭羊”,帶領著當地群眾共同發家致富。該基地以經久蔬菜基地示范區為依托,以育種、育苗、種植、灌溉技術及售后服務為支撐,打破了傳統的栽培模式,運用工業化的理念,建設生態化、標準化、規模化工廠的育苗中心。
園區還引進全自動播種機,實現播種育苗的智能化和標準化。此外,外遮陽系統、內保溫系統、移動苗床系統以及自動噴灌系統等現代農業科技的“加持”,真正實現了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的轉變,為土地增加了附加值。通過園區的輻射帶動,當地群眾也積極加入蔬菜種植生產,實現增收。
“北花南菜中部果,高綠壩錯產相融”,通過龍頭產業帶動園區集群效應輻射。近年來,西昌在建設現代化農業體系的路上科學謀篇布局,做到規劃先行,分類推進。圍繞“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發展目標,加快現代農業規模發展,加快提升農業特色化、品牌化、規?;洜I水平,構建“種養加相結合、產供銷一體化”的現代農業體系,快步引領著農業、農村發展,農民致富增收。
未來,在繼續穩定全國綠色水稻20萬畝生產基地和安寧河谷萬畝優質葡萄示范基地建設的基礎上,我市將全面加快樟木箐鎮、開元鄉萬畝水果產業園區建設,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把現代農業發展的戰略愿景圖變為發展現實圖,為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