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資訊中心 > 時政要聞
“十四五”時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時期。今年的河南省委一號文件提出,搶抓戰略機遇,把更多資源向“三農”傾斜,讓更多發展要素向鄉村集聚,扎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探索走出具有區域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河南要結合自身優勢,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推動鄉村振興實現更大突破。
守住“兩條底線”
確保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洪范八政,食為政首”,重要農產品尤其是糧食生產安全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要優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實施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拓展全產業鏈增值空間,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確保河南糧食產能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凸顯十大特色農產品集群優勢。
確保耕地紅線不破。耕地是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保障,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根基和命脈。在新發展階段和新發展格局下,河南必須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格落實“兩個絕不能”,對已經確定的耕地紅線絕不能突破,已經劃定的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絕不能隨便占用。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采取“長牙齒”的措施,持續開展防止耕地“兩非”專項整治。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確保耕地質量,提倡集約和節約用地。與此同時,充分發揮行政、法律手段和經濟杠桿作用,激勵約束并舉,確保河南永久基本農田不低于1.02億畝,高標準農田面積達0.8億畝。
抓好“兩個自主”
推進良種繁育自主化。種業作為基礎產業,需把良種繁育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根本,對“卡脖子”領域和環節進行技術攻關突破,提高關鍵技術自主可控度,建設現代種業高地。將河南省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打造成全球生物育種新高地、全國種業發展體制機制創新“試驗田”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種業“航母”集群。同時,發揮中心要素聚集效應,謀劃中國“種谷”建設,形成以創新為引領、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種業產業集群,為打贏種業翻身仗貢獻河南力量。
推進現代農業產業技術裝備研發及應用自主化。以智能化農機為突破口,走差異化、小型化、智能化農業機械自主創新之路,培育農業“高精尖特”裝備新興產業,將河南省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農機裝備創新平臺。此外,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加強科技成果的推廣和轉化,創新機制、用足政策,深入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返鄉創業科技支撐制度、留學專家服務基層政策等,促進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和專家走進千家萬戶,打通農業科技推廣“最后一公里”。
調動“三個積極性”
調動黨政落實糧食安全責任的積極性。完善糧食安全省委書記、省長負責制,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把糧食安全的責任落實到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化壓力為動力,增強各級黨政齊抓共管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的積極性。
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完善最低收購價制度,穩定農民種糧補貼,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擴大稻谷、玉米、小麥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險試點。同時,增強農民基本生活保障,減少農業自然風險損失,降低生產生活成本,增加務農經濟收益。
調動市場利農調控的積極性。隨著產業分工細化,農業及農業生產經濟主體在市場經濟中弱質性和弱勢性相對明顯,在用“看不見的手”進行調控時,市場經濟中各個微觀主體要彰顯對社會政治經濟的擔當,體現“三農”情懷,聚合形成市場利農調控的強大合力,抬高農民市場經濟地位,進而增強農民種糧務農的信心。
奮力實現“四化”
推進農業生產經營適度規模化。河南地處中原,地形相對復雜,有豫西南山區丘陵、豫東南黃淮海平原、豫北華北大平原,有黃河灘區、南陽盆地,有人口密集的村鎮,也有人少地多的縣鄉。各地農業生產要因地制宜,進行多種形式適度規模化經營,重點培育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通過提升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能力,做好小農戶與現代農業、傳統模式與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有機銜接。
推進農業產業鏈條化。堅持“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戰略思路,通過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促進由“中原糧倉”向“國人廚房”和“世界餐桌”的轉變。通過優化市場主體內部管理、加大產品科技含量、提升市場資源效用,增強價值鏈,提高質量和效益。增強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產業體系的有機融合,突出平臺的要素集聚、示范引領等作用,構建資源優勢互補、部門協同合作、三產有機融合的供需鏈,率先實現河南糧食產業“三鏈”同構。
推進農業生產方式綠色化。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系統觀念,將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嵌入農業生產當中,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農業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空間格局,完善農業綠色低碳政策和市場體系,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創新草畜一體化發展模式,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在實現生態文明中出頭彩、出重彩。
推進農業經營品牌化。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堅持“三鏈”同構,深入落實“四優四化”,重點建設十大優勢特色農業基地。新時期,狠抓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叫響“豫糧”品牌,優化生豬產業結構,促進生豬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草食畜產業、家禽產業,凸顯河南優質良種資源,叫響“豫畜”“豫禽”品牌。做大做強花生、食用菌等特色優勢農產品產業集群,穩固河南特色農業品牌根基。培優中藥材產業,擦亮河南中藥材品牌。深入開展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從“管產品”全面升級為“管全產業鏈”,重點圍繞面、肉、油、果蔬、中藥材等產業,打造一批知名區域公共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拓展農業全產業鏈的增值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