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資訊中心 > 時政要聞
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聚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6類重點任務,強力推進農業農村污染防治,力促農業農村綠色發展。
聚焦農業農村污染防治攻堅戰、《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涉農職責、長江大保護省農業面源污染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江流域生物資源保護行動和耕地生態修復與安全利用等6類重點任務,全省農業農村部門多措并舉,強力推進。
在武漢市新洲區,為降低農藥包裝廢棄物對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的影響,這個區通過“政府引導、部門協作、市場運作、屬地管理”,在2019至2020兩年間,回收處理農藥包裝廢棄物166.91噸,回收率達90%以上,處理率達100%,位居全省第一。據武漢市新洲區農業農村局局長謝光林介紹,新洲區探索建立“區級財政資金支撐、街道網店有償回收、區級中心轉運儲存、專業機構集中處理”機制,2019至2020兩年間,全區參與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人員達18.32萬人次,規范回收處理行為,做到了應收盡收、應處盡處。
在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方面,潛江市建立秸稈收儲運體系,發展秸稈“五化”利用產業,2020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4%,走出了一條變廢為寶、綠色發展的新路子。潛江市農業發展中心黨組書記、主任張傳銀說,“為拓展秸稈有效利用途徑,促進蝦稻產業發展,我們總結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蝦稻共作微生物腐熟技術模式,該技術模式充分利用秸稈提高了土壤有機質和微生物數量,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龍蝦品質,同時潛江引進了火力發電廠,年處理秸稈能力10萬噸。”
據介紹,“十三五”時期,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農業農村系統上下一心、攻堅克難,強力推進各項整改整治任務,拆除了127萬畝水產圍欄圍網和網箱養殖,全省劃定禁養區數量1524個,劃定禁養區面積17442.06平方公里。在全國率先啟動了長江大保護十大標志性戰役,付出了巨大代價、取得了卓越成效,初步構建了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的農業綠色發展格局。
為繼續打好全省污染防治攻堅戰,做好農業農村污染防治“后半篇文章”,湖北省委農辦主任、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吳祖云表示,“實際上垃圾就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第一,我們做到三個聚焦,即聚焦重點、聚焦持續、聚焦效果;第二是做三個統籌,統籌近期的目標和遠期的規劃、統籌做好重點突破和整體推進、統籌治理與利用;第三個方面是堅持高質量發展,做到三個融合,與培育綠色產業相融合、與培育新業態相融合、與培育生態品牌相融合。把我們污染防治攻堅戰這一仗打勝打漂亮。”